一个安全的电力系统通常指的是在面临各种可能的扰动和故障时,能够保持其稳定运行,不间断地向用户提供电力和电量的能力。以下是关于安全电力系统的主要特点和要求:
稳定性:
电力系统应具有稳定的电压和频率,以保障电力质量。
在负荷突变时,电力系统应能自动调整以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。
稳定性包括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,后者又包括功角稳定、电压稳定和频率稳定。
安全性:
电力系统安全性指系统经受可能的扰动而不中断用户服务的能力。
它与系统的鲁棒性、扰动性质以及系统运行状态及扰动发生的概率密切相关。
安全性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系统在一定运行状态下,经受某一可能的扰动而不失负荷或少失负荷的能力。
可靠性:
电力系统可靠性是指系统长期满足按要求运行的可能性,即长期持续不间断供电的能力。
安全性是可靠性的一个组成部分,描述的是电力系统运行的短期属性。
经济性:
电力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需要考虑成本效益。
在满足供电需求的前提下,应尽可能降低建设投资、运行维护费用和电能成本,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。
适应性:
电力系统应具备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,如适应新能源的接入、满足未来电力需求等。
可控性:
电力系统应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,以便于调度和管理。
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控性。
其他要求:
电力系统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,防止出现人身伤亡事故和设备损坏,保证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。
电力系统应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,如减少废气、废水、废渣的排放等,并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。
系统构成:
电力系统是由发电、供电(输电、变电、配电)、用电设施以及为保障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、计量装置、调度自动化、电力通信等二次设施构成的统一整体。
一个安全的电力系统是一个能够稳定、可靠、经济、适应性强、可控性好的系统,能够在各种条件下保障电力的连续供应,并考虑到人员安全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要求。